RTK可以架設在已知點以及未知點上,以下為大家介紹兩種架設方式
一、基準站架設在已知點上
差分GPS系統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即GPS衛星、參考站、流動站和通訊設備。基準站架設在已知點上的工作流程一般是:先在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的已知點上架設GPS接收機作為參考站,參考站周圍應該視野開闊,觀測條件好,在待測點上架設流動站,參考站和流動站同時觀測衛星。參考站的接收機在捕捉到衛星信號之后便開始進行自身位置解算,然后將解算結果與已知坐標進行對比,求出誤差值,然后根據坐標誤差反求出每顆衛星的定位誤差。由于參考站GPS接收機無法知道流動站接收機所接收到的衛星數量,因此參考站接收機會鎖定視野中的所有衛星,并計算出每顆衛星的定位誤差,然后按標準格式編制成電碼,由通訊鏈路發送給流動站,流動站接受到電碼后,根據自身測站所觀測到的衛星進行誤差改正,以獲得精確的定位結果。
二、基準站架設在未知點上
基準站架設在已知點上時其原理比較容易理解,但是架設在未知點上時理解起來就稍微有點難度。在坐標系統已經轉換完成之后,測區的坐標系統與WGS-84坐標系統之間的轉換關系就已經確定了,只要接收機觀測到一個WGS-84坐標就會立即轉換得到一個地方坐標系坐標值。此時將基站架設在任意位置時,我們只需要用移動站到高精度的控制點上進行一次單點校正即可。其實當基準站架設在未知點上進行測量時,即使不做點校正,流動站也一樣可以測出測區的坐標,不過此時測出的坐標與實際坐標是有偏差的,比如進行已知點復核時,就會發現與實際位置偏差有數米,主要是因為基準站在任意點位置不能進行正確的差分改正,流動站定位時也接收不到正確的差分改正信息,導致測區坐標系發生了平移變化。基準站的差分改正信息本質上是GPS單點定位結果與已知控制點之間的差值,通過流動站在已知控制點上進行單點校正實際上也是對基站錯誤的差分信息進行了再修正,此時求出的流動站改正值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校正參數,然后利用校正參數求解正確的坐標值。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單點校正的實質就是求解基準站的已知坐標。但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基準站的坐標值是用于整個測區差分改正的基礎數據,它的精度決定了測區所有站點的測量精度,會對整個測區造成系統性的偏差,由于它是由流動站校正得出,所以基準站坐標的精度取決于校正點距基準站之間的空間相關性,如果校正點距基準站較遠,校正點距基準站之間的空間相關性會降低,從而基準站坐標的精度也會隨之降低,反之亦然。因此建議基準站架設在已知控制點附近,周圍GPS觀測條件良好,以取得最佳的定位結果。
以上就是RTK基準站的架設方法,如果你還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歡迎留言或者在線咨詢,我們會及時與您聯系。東英測繪儀器有限公司提供RTK/GPS、全站儀、水準儀、經緯儀、無人機等測繪儀器的銷售、租賃、檢定、校正、維修等服務,也承接測繪培訓與各種內外業工程測量任務,有相關的需要了解都可以留言或者在線咨詢我們,我們將詳細為你解答。